当前我国农民工人数为2.88亿人,占全国劳动人口(7.8亿)的37%,作为社会劳动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却常年处在社会注意力的边缘。
近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农民工监测报告,这是一份从2008年开始建立的调查报告,由于该项并非经济主要指标,也极少出现在各大分析报告中,因此被刻意粉饰的程度及可能相对较低,正好从这些时常被忽视的人群的视角,为我们展现当前经济周期对国民的实际影响。
不过需要先阐述的是农民工的定义。
在一般人的脑子里,这是专指那些在外出从事低端体力劳动的人才,但是在国家机关的眼中的,凡是户籍依然在农村,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人,都被叫做农民工。
根据2018年统计公报计算,当前全国农村户籍人口约为7.9亿人,扣除老幼等不具有劳动能力者,至少有一半的属于这个范围,可能很多人到现在才知道,自己居然也算“农民工”。
深圳这个现象在可能最明显,从统计年鉴来看,深圳全市常住人口约为1252万,然而即便只要大学文凭就能轻松落户的情况下,户籍人口仅为434万人,也就是说只有1/3的常住居民拥有深圳户口,剩下的有多少是农村籍恐怕都不用多想,所以来了深圳到底是不是深圳人?看运气。
不过对此你三哥我要说声抱歉,因为按照报告中的说法,有38%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镇的“本地人”(报告原话),这体现农民工群体有较高的城镇归属感,对稳定民心有重要的作用,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上层是不希望农民工发现自己是农民工的。
回到正题,我们都知道去年开始经济进入下行周期,但是各种就业数据、民生数据却是稳中向上的。但是在农民工人数增速却出现大幅下滑,下降1.1个百分点,比新增人数减少297万。
人数及增速放在有监测的历史中均为为最低值。
要稍稍区分一下,农民工中包括了本地就业但不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就业两类,其比例大约为4:6,从两者增量来看,前者要远高于后者,外出就业中的进程农民工人数更是同比下降204万人。
从地域划分来看,中部即河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等地是农民工主要地区,其次为西部,而且这两片地区都是都有超过至少半数以上是跨省务工,而东部地区超过8成是在省内流动。
就在这样的情况下,东部地区的流入人数却出现了下降,达到185万人,是四大区域中降幅最大的,同样凄惨的还有东北地区,只不过人口基数小,看起来不明显,如此看来,鹤岗那堆白菜价的房子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对应的是中西部输出人数的大幅增加,以上种种,都是经济不景气下返乡潮的极佳体现。
与此同时,我们也应该警惕楼市所谓的小阳春,因为人口回流,代表着东部地区房价最坚实的基础——韭菜正在逐渐撤离战场,尤其是东部三四城市及县城,将遭受到的打击可能远超预期。
月初,社科院发布了一份养老金精算报告,预测我国的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,也就是传闻的80后可能拿不到养老金了,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中国老龄化的担忧。
90后比80后少5400万人,00后又比90后少了4800万人,所以在报告中称,到2050年,养老金需要一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。
此前我在过去的文章中也写过,自2012年以来,社保一直靠着财政补助才得以存活至今 ,而全国养老金也自2013年就已经无法自给自足。
那么未来如果社会养老金不足了怎么办?日韩香港用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,那就晚年再就业呗,而这一现实,其实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在我们的周围。
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,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和高龄比例连续5年处于上升,而50岁以上就业的比例在2008年仅为11.4%,10年时间里上涨了1倍!
我们要注意,农民工不只是农村外出人口,重点是外出劳动人口,即说明越来越多人老了还要继续工作,对于这些社会福利保障本来就相对弱的群体,相当于是为我们预演了社保告竭后的生活。
更让人担忧的是,从日韩等国的发展来看,由于年龄的问题,很多岗位身体已经不能适应了,996是不可能的,你想做老板也不敢要,导致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低端劳动岗位,对此连华为中兴的中年员工都成天忧心忡忡。
从图表中可以看出,相对高薪的第二产业比例在逐年下降,而第三产业中,“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”这样底薪行业的就业比例在大幅上涨,正好印证了这一情况。
经济周期下,GDP可以撒谎,但撒了一个谎,就需要用更多的谎来圆,最后只能是顾此失彼,真相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。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社会隐形人群,正在用脚投票,走出大国的某种未来,为广大群众诠释一下到底什么叫传说中的“稳中向好”
Copyright © 2024 0839gz.com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6014090号-1
地址: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河敬国路182号 EMAIL:idlelife@qq.com
Powered by PHPYun.